查看原文
其他

戛纳开幕片《咖啡公社》:最平庸的伍迪·艾伦吗?

2016-05-12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执行 | 深焦编辑部
编 | 沈青雨(北京)

《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
导演:伍迪·艾伦
编剧:伍迪·艾伦
主演:杰西·艾森伯格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史蒂夫·卡瑞尔 / 布蕾克·莱弗利 / 寇瑞·斯托尔 / 安娜·坎普 / 帕克·波西 / 保罗·施耐德 / 朱迪·戴维斯 /肯·斯托特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深焦编辑部评分
 小玄儿 4/5 ★★★★ 佳作
柳莺 3.5/5 ★★★☆ 值得一看牛腩羊耳朵 3.5/5 ★★★☆ 郭连凯 3.5/5 ★★★☆朱马查 3/5 ★★★ 平庸Peter Cat  3/5 ★★★九歌 3/5 ★★★Muyan 2/5 ★★ 糟糕缴蕊 2/5 ★★
短评 小玄
全片在金色暖意的柔光下,伍迪这次讲述了一段表面上看起来很可笑,内里其实很悲伤的故事。在创作之初,伍迪表示他把故事像小说一样写出来,概括了一段时间内,在纽约名利场和好莱坞电影圈里,两个地域之间,不同人的生活选择。故事有关于时间对于年轻人的改变,还有家庭关系的聚合分离。而男主角:Bobby,一个出身于典型平凡犹太家庭的有志青年,只身来到好莱坞投奔开电影公司的舅舅,从而引发了一段令人尴尬的情感故事。对于犹太家庭绘声绘色的调侃,伍迪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题材和笑料,即便是他惯用的老梗。而关于好莱坞制片厂风生水起的年代,他更是信手拈来,不过这一次他依旧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容易做糊涂事的中年人和被生活做选择的年轻人身上。
 柳莺对于伍迪·艾伦来说,拍出一部有关电影的电影是再合理不过的选择。这位不断受到经典电影滋养的“轻喜剧之王”,在耄耋之年向三十年代好莱坞光辉的片场岁月投去了温柔而又伤感的一瞥。《咖啡公社》让人想起《无线电时代》,好莱坞笼罩在一片过于温暖虚假的暖色调中,而纽约的名利场则在一片珠光宝气中呈现出某种真实的气氛。表演、摄影加分。  牛腩羊耳朵非《午夜巴黎》级别,更靠近《无线电时代》的风格,卷毛和面瘫的三段式两城穿梭的爱情故事只是个引子,带出了美国三十年代上流社会俱乐部风情与犹太人家庭普通生活细节。“贝托鲁奇”式摄影抢了无敌老爷子的剧本风头,构图移镜打光,大师级别。结尾小感人,我们什么都没想,我们却又什么都在想。
  郭连凯有几场戏会让人恍惚中觉得那个妙语连珠的老头子又回来了,构图运镜美术均为大师水准,时常让人看着就忘记了剧情。即使有这么多优点,终归也因为剧本本身的深度不够,落脚于诙谐精致的小品。不过放在伍迪艾伦21世纪的所有作品中衡量,还是佳作,对于一个一年一部作品的80多岁老头子,真的不好再多要求什么。 马查浮想联翩如在梦中开篇,结束于人物时过境迁后仍然犹在梦中体会曾经的况味,以一段感情串联起一个时代与家庭的各种面目与起伏。比起单薄的感情主线,支线里的人物有意思多了,一如既往贯穿着伍迪·艾伦这么多年积累的关于现实与虚幻、生与死、犹太人与信仰、生活与喜剧的态度与调侃。喜剧元素从一个人猛侃抛金句段子上更有了通过不同角色的节奏变化对比制造的喜剧效果,摄影又有强烈存在感,感觉是部不那么话唠的伍迪·艾伦了。
Peter Cat《爱在罗马》之后最平庸的伍迪·艾伦作品,本就俗套了无新意剧本遭遇了三个外形过于当代且毫无化学反应的新世纪青少年偶像,最终使影片沦为一个段子集。

九歌照例全是私货,拍旧时光用的还是旧笑话、旧景色、旧桥段,感谢摄影;人倒都是新的,新不如旧,演技差的KS看来是被调教到顶也不上路,演技好的JE照例flop,老年组优秀,花瓶组无过。一贯的讥讽世情、调侃男女,是熟悉的洞见、不分敌我的刻薄直白、内行的四两拨千斤。但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种怀旧不再是情怀,而几乎是一种老年病。至此连拍三部老少恋(《魔力月光》和《无理之人》),近乎赤诚地一次次言传身教老房子失火。《无理之人》以后老头儿哲学见识有所增长,爱情机会主义者之外更添道德运气的自解。外人看是英雄迟暮,粉丝看是cynical的WA脱手对岁月缴枪,另一番可怜可爱。WA本来就自认小众,这几年来看,不再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小众,而是这群人中与其情投意合、感同身受者之小众。画面越暖,心思越冷;没有自我超越,不值得表扬,只是人生之中互相体谅。 Muyan 明星片公社。 缴蕊比空虚更空虚,比无聊更无聊。献给戛纳的开幕片是在自嘲吗?
《咖啡公社》工作照

伍迪·艾伦的排列组合游戏
文 | 牛腩羊耳朵(巴黎)
第十四次来到戛纳,却从来没有竞赛压力的伍迪·艾伦,今年第三次受到了戛纳电影节-这一“法国盛事”-给予的开幕片待遇,而全法同步当日首映的电影营销策略也映照了其第一部戛纳电影节开幕片《好莱坞结局》里自己的电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调侃。伍迪·艾伦之所以能保持脑残粉热情不减,除了每年一部作品产出的稳定速度,他玩儿的娴熟的各色风格元素,重新排列组合之下,又是粉丝们”熟悉的味道“。在既去年”神似《赛末点》“的《无理之人》之后,今年《咖啡公社》又”神似《无线电时代》”。
 《无线电时代》里伍迪·艾伦的画外音描述带领观众游览了美国二战后电台的“黄金时代”,但同时更加有私人情怀的则是对犹太人大家庭的刻画以及对犹太人文化的自嘲。今年的《咖啡公社》则依然是是“年代怀旧“与”犹太身份“的双重故事组合,这次带领观众游览了一番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盛行的“咖啡公社”时代,从纽约聚满了左派记者艺术家的爵士乐酒吧,到洛杉矶充斥明星名流的高档俱乐部,迷人的活跃气氛反射出伍迪·艾伦对那个时代深深的迷恋与怀旧。只可惜已经年届八十的伍迪·艾伦已经无法出演自己的电影,今年他的化身是杰西·艾森伯格饰演的年轻人鲍比,出身犹太人家庭的他,有一对开首饰店的父母,一个当了黑帮老大的哥哥(寇瑞·斯托尔饰),以及嫁给了左派分子的姐姐,选择投靠在洛杉矶当大明星经纪人的舅舅菲尔(史蒂夫·卡瑞尔饰)寻找出路。这一大帮子犹太家人,以及里面琐琐碎碎的对犹太人以及犹太文化的调侃,则担负起了电影大部分的笑料包袱。 不过伍迪·艾伦在《咖啡公社》里加入了《无线电时代》里所没有的,也是自己最拿手的“浪漫爱情”元素,不过如果里面的爱情故事不纠结,又怎么可能是一部“伍迪·艾伦爱情喜剧”呢?初到洛杉矶的鲍比在他舅舅的秘书瓦妮(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饰)的带领下参观了比弗利山上的明星豪宅,好莱坞的豪华电影院,领略的洛杉矶的一片浮华,而他却在小众咖啡馆的昏黄灯光下,爱上了这位年轻貌美脚踏实地的女秘书,在向她表达爱意时却得知其心已有所属。不过“坏景不长”,瓦妮的男友突然跟她分手,这也促使瓦妮跟鲍比迅速陷入爱河,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鲍比因为对好莱坞的浮华感到厌倦,准备带瓦妮回到纽约结婚之时,瓦妮的前男友却又杀了个回马枪……《社交网络》里的“卷毛极客”与《暮光之城》里的”面瘫女”谈恋爱,初看之下有不小的违和感,不过杰西·艾森伯格天然的脆弱神经质犹太大男孩气质,却十分接近早年还亲自上阵的伍迪·艾伦,至于伍迪·艾伦在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身上看到的“甜美女孩”的气质,则是见仁见智了,一个半小时电影里她穿过的裙子倒是大概比她现实生活中二十几年来穿过的都多。 我们很难责难已年届八十的伍迪·艾伦每年玩儿一次排列组合游戏“糊弄”脑残粉丝们,虽说《咖啡公社》注定不会达到《安妮霍尔》的经典程度,也没有能和近十年的巅峰之作《午夜巴黎》水平齐肩,但是也只有在伍迪·艾伦的电影里,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在浪漫无边的时代怀旧中,才能一次又一次咀嚼到如同“人生就是一场施虐狂写的喜剧“之类的金句,也只有伍迪·艾伦一次又一次在自己的电影里重复真正的自我。
《咖啡公社》剧照
- FIN -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电影里的那场雨 | 电影中抽烟的女人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院 | 被影史遗忘的女性导演 | 14部电影中的建筑 | 10部最具创造力的华语电影 | 


宫崎骏 | 哈内克 | 戈达尔 | 路易·马勒 | 岩井俊二 | 大岛渚 | 今敏 | 原节子 | 乔治·米勒 | 是枝裕和 | 玛格丽特·杜拉 |


我们在全世界和你看电影

深焦DeepFocus是成立在巴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及北美的最新电影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全球各大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感谢您能耐心读完全文,或许你喜欢我们的推送,却没有闲钱打赏,不妨顺手点击屏幕末端的广告↯↯↯↯。【深焦】所获得每一笔收入,都将回馈给作者、编辑,并用于策划更好内容和活动。每一篇【深焦】的优质内容,都是作者、译者和编辑的无偿劳动,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才使大家走到一起,而这份热爱也理应收获精神以及物质上的体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